部分家政服务公司乱象:只需交钱就能拿到“高
准入门槛低、没有系统的行业标准和信用记录、反馈信息……“杭州保姆纵火案”反映出了当前的保姆市场甚至是家政服务市场的管理乱象。
7月中旬,记者对我市涉及保姆、育儿嫂、月嫂等服务在内的多家家政公司进行了暗访,发现我市不少家政服务公司不仅对保姆等家政服务人员没有系统地进行资质、品行的严格审查,而且还打着招聘的幌子,“忽悠”应聘者高价办理“高级育婴师证”“月嫂证”等——
“这哪儿是请保姆,这明明是请了个‘皇太后’。”家住市中区江城花园的郭女士感叹道,从自己的宝宝两三个月大开始,家里便请了保姆。到现在,两年多时间,郭女士已经换过七八个保姆。其中,雇佣最短的一个保姆,仅工作了1天。
对于常常更换保姆的原因,郭女士表示十分无奈,“我也不想一直换,但都是事出有因。因为保姆要照顾孩子,平时她有什么要求,我们都尽量满足。嫌弃这嫌弃那就算了,但请的第一个保姆,平时抱着孩子还要看电视。孩子才几个月大,看电视对眼睛很不好。所以,第一个保姆做了几个月就辞退了。”
之后,郭女士又陆续找了几个宣称“育儿经验丰富”的保姆,但请回家才发现,大部分都没有科学育儿方面的知识,只是按照以前带孩子的经验和“土方法”来。“比如,孩子一岁前吃东西不能加盐,一岁后也要少加盐,但保姆说不吃盐没力气,自己的小孩也是那样带大的。我们之间就有冲突,她又比较固执,我不放心,只能自己下厨给宝宝做饭。”
按理说,保姆与雇主长期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从陌生到熟悉,需要彼此尊重,会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做事,但几番折腾都没能找到称心的保姆,郭女士只好将身在外地的妈妈请来帮忙照看孩子。
随着国家全面开放二孩政策,月嫂、育儿嫂、保姆等新兴家政服务行业迅速占领市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家政市场存在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
《2016-2022年中国家政服务市场研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家庭服务业的供求矛盾主要表现为:总体上的供不应求、服务质量上的供不应求以及季节性供不应求。管理不规范、监督机制缺失,服务价格混乱、服务标准不健全,员工制企业发展困难,市场难以得到有效监督,家政培训体系不完善……家政业存在的各项短板,使得家政服务市场乱象频现:保姆盗窃雇主财务、月嫂虐待幼儿、母婴在月子会所感染疾病……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