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人人聊健康 > 两性养生 > 正文

刘红旭 邢雁伟:稳心颗粒能否打破心律失常药物

来源:天天说健康 时间:2018-04-14

  循证医学证据表明,部分经典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不但没有改善心律失常患者预后,反而降低患者生存率。在一些经典抗心律失常药物淡出临床之际,作为已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抗心律失常中药,稳心颗粒于今年年初发布了《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专家共识》,共识一出,备受临床医师和患者的关注。鉴于此,《门诊》杂志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刘红旭教授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邢雁伟教授就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门诊》: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目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请您谈谈临床上药物治疗心律失常的现状。

  心律失常本身疾病谱较广,分类较多。比如,根据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心室率可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前者见于心动过速(室上性、室性)、扑动和颤动(房性、室性)等,后者见于各种传导阻滞等。现阶段心律失常之所以备受关注,一方面是心律失常患者越来越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另一方面是经过多年的研究抗心律失常西药仍未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该领域仍有广阔的治疗和研究空间。近些年来,借助现代技术和试验手段发现,中医药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有着巨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众所周知,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治疗心律失常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经典的I类和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被证实具有一定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甚至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和其他不良反应,导致死亡率增加。因此,当代心血管研究的主要焦点在于发展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方案。与此同时,作为抗心律失常中药的稳心颗粒,因在治疗心律失常中表现出优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脱颖而出。

  《门诊》:《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专家共识》自2014年起草,经过反复修改和多次验证,于今年发表正式文件。请问该共识编写背景是什么?对临床有哪些指导意义?

  临床上西药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不理想。虽然一些西药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不少不良反应。相对于成分单一、化学结构明确的西药,中药成分复杂、作用靶点较多。虽然作用强度可能不及西药,但在整体调节方面中药具有独特的优势。

  作为上市较早的抗心律失常中药,稳心颗粒因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患者接受度高等优点,逐渐为临床医师及患者所认可。与此同时,国内外知名专家对稳心颗粒进行了基础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充分评价了稳心颗粒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今年发布的共识,一方面系统性地回顾了稳心颗粒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情况,另一方面为临床医师和患者提供了稳心颗粒治疗适应证及用法用量,防止滥用和不规范用药。

  抗心律失常西药在临床上的应用已有百年历史,但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抗心律失常西药在治疗心律失常的同时,可能产生致心律失常作用,甚至导致死亡。相对而言,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辩证地诊治疾病,更加侧重于整体观。

  为总结和展示稳心颗粒30多年国内外基础研究成果以及临床应用经验,进一步推动临床规范化应用稳心颗粒,105位国内外专家历时3年共同制定了《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专家共识》。该共识包括了稳心颗粒发展历史、作用机制、适应证、用法及用量、不良反应等多个方面。

  《门诊》:作为抗心律失常中药的代表,稳心颗粒在临床上的应用史已长达30年。请您结合自身临床实践,谈谈稳心颗粒及中西结合的发展前景。

  中医强调“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稳心颗粒既可以治疗心律失常,也可以治疗其他疾病(比如气阴两虚型失眠),发展前景可观。中西医并重是中国的特色。随着观念的改变及循证医学的更新,中医和西医从相互排斥逐渐转变为相互包容和促进。从基础层面来说,中西药的作用特点及靶点不同,可以优势互补。从医学体系来说,中西医的理念需相互融合。比如,中医注重“治未病”,以预为主。相对而言,西医有一级和二级预防。然而,如何在心律失常领域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发展的课题。

  稳心颗粒是由君(党参)、臣(黄精)、佐(三七、琥珀、甘松)组成,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淤之功。稳心颗粒从基础到临床研究机制明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中唯一用于防治心律失常的现代专利中药,主要适应证是治疗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以及心房颤动。同时,对于一些具有功能性焦虑症状的患者而言,稳心颗粒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对于恶性心律失常而言,稳心颗粒与西药(如β受体阻滞剂)结合疗效较佳。总之,稳心颗粒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发展前景不容小觑。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中医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杂志》编委、《世界危重病医学杂志》编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专家等。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科委科技进步奖4项,目前主持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都医学发展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科研课题多项。

  北京市药理学会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家委员会心律分会委员等,北京市科技新星,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PLOS ONE等多项国际杂志审稿人,和美国心脏病电生理协会副主席Charles Antzelevitch教授建立合作,申办SCI收录杂志ECAM special issue,并担任主编。获得国家省部级奖10余项,以第一申请人共承担7项课题,参与国家973项目等国家级课题8项,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著作1部,副主编著作1部。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天天说健康 copyright owner Wang Yi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