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养生原则与“节气”养生的方法
四季养生原则与“节气”养生的方法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四季养生原则与“节气”养生的方法
四季养生原则与“节气”养生的方法专题讲座 四季养生原则与“节气” 养生的方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王国玮 春季养生原则与“节气”养生的方 法 ? 健康人的春季养生原则: 春季是指从立春之日起到立夏之日止; 春季是阳气升发,生机勃勃的季节,气侯变化又以风为特点; “风者,百病之始也”; 春季养生应重视风邪致病; “春夏养阳”; 春季养阳重在养肝; 在精神上春季应顺应大自然万物生发的特点。 ? 健康人春季养生应注意: 注意护肝,力戒暴怒和忧郁。 在生活起居上要有规律,做到“春捂”。 春季养生原则与“节气”养生的方 法 ? 春季饮食调养原则: 春季饮食多食甜、少食酸; 春季在饮食方面也以“春夏养阳”为原则,也就是多吃能温补阳 气的食物。宜选辛、甘、温之品; 春季不宜多食酸性食物,如西红柿、山楂、橙子等,酸性入肝, 这些食物可助肝气旺盛,横逆犯脾,使脾功能下降,故而少食。 总之,春天对健康人士的养生原则就是保护阳气,保护肝, 防止风邪侵袭而患病,饮食多食甘,少食酸 春季养生原则与“节气”养生的方 法 ? “亚健康”人的春季养生原则: “亚健康”是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人群; “亚健康”的主意表现; 春季与“亚健康” 调理养生的关系;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引起“肝火”; 还有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 ? 春天早晚要梳头: 中医认为梳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每天早晚各梳50次以上,可以 消除大脑疲劳,使大脑恢复清醒状态,消除“春困”。晚上梳头 还有促进睡眠的作用。方法要全头梳,不论头中间,还是两侧都 应 该从额头的发际一直梳到颈后的发根处。梳子以牛角梳、 玉梳、木梳为好。 春季养生原则与“节气”养生的方 法 ? 慢性疾病患者应如何安度春天: 中医理论认为春天对应的脏器是肝,所以慢性肝病患者在此季节 病情波动大,而春季也好发各种急性肝病。所以要人们注意保护 自己的肝脏。对慢性肝病患者来说,积极的治疗非常重要,但生 活的调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 饮食以清淡为主,如多食蔬菜、水果为好; ?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也易在春天发作; ? 春季对过敏体质的人还应预防皮肤过敏症。 夏季养生原则与“节气”养生的方 法 ? 健康人的夏季养生原则: 夏季,是指从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 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 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活跃于机体表面; 人体毛孔开泄,汗液排出以调节体温 保护心脏,保护阳气。 总原则:“盛夏防暑邪,长夏防湿邪”。 夏季养生原则与“节气”养生的方 法 ? 夏季健康人士养生重在防三种疾病: 一是防中暑 二是防暑天感冒 三是防止肠道传染病。 ? 夏季饮食调养: 应以“春夏养阳”为原则; 中医认为夏季应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 夏季多食蔬菜,如苦瓜、丝瓜、冬瓜、黄瓜、海带等。水果以西 瓜为主;少吃辛辣食物以免生热、助热而患病。 夏季养生原则与“节气”养生的方 法 ? “亚健康”人的夏季养生: 夏季是最容易伤津耗气的季节; 对于“亚健康”人群来说,夏季也是很难过的季节; 对于“亚健康”一族,在夏天必须做到精神放松,生活规律,饮 食合理; 中医认为“冬季要藏”,“春季要生”,而“夏季则要放”; 夏季为心所主,在此时更应注意精神调养; 饮食宜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忌大鱼大肉、油腻辛辣之品。 夏季养生原则与“节气”养生的方 法 ? “亚健康”人的夏季养生食疗配方: 可选绿豆百合粥,选绿豆20克,百合6克,梗米100克,冰糖适 量。 制法:将绿豆、粳米洗净入锅,加水适量,大火烧沸后小火熬煮 至绿豆半熟之时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消暑止渴、降胆固醇、减肥、清心 安神、止咳。 适用于:“亚健康”的肥胖、血脂高、心悸气短、自汗、心烦、 失眠、眩晕、精神不振等症。 总之,“亚健康”人士在夏季切记注意保护心脏,保 护阳气,勿过劳、急躁,保证睡眠,合理饮食,多饮水, 从而安度伏天。 夏季养生原则与“节气”养生的方 法 ? 慢性疾病患者应如何安度夏天: 夏季要防心脏病,尤其对于有冠心病、心绞痛等病史的人; 避免诱发因素,忌恼怒、忧郁。 通过练气功、钓鱼、打坐、绘画、听音乐等养生的方法调理身体。 慢性结肠炎、慢性腹泻人士在夏季也可使病情加重。应禁食寒凉,多食 各种粥,以健脾和胃,祛暑解毒为主,有绿豆粥、薏米粥、山药粥等。 总之,夏季对应人体是心脏,保护心脏最为重要,对 慢性病人以心脏病、慢性胃肠系统疾病人士养生防病 复发最为重要,只要调养得当,就能安度夏天。 秋季养生原则与“节气”养生的方 法 ? 健康人的秋季养生原则: 秋季,是指从立秋之日起到立冬之日止。 《管子》指出:“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 秋季人体肺气当令; “秋冬养阴”是秋季养生的原则; “燥”为秋季的主气; 对应的脏器是肺; 秋季精神调养就是保持精神上的安宁要经常晒太阳。 秋季养生原则与“节气”养生的方 法 ? 健康人的秋季养生原则: 生活中要防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每天的饮水量因人而异,一般一天2000毫升,忌寒凉之饮; “少言”以保护肺气; 加强皮肤护理; 秋天要减辛味以平肝气,增酸味以助肝气,防肺气太过胜肝,而 致肝气郁结; 秋季饮食要尽可能少食葱、姜、蒜、韭菜等辛味之品,多食些酸 味果蔬,有补脾胃、养肺防燥、润肠通便的作用。 总之,秋天多风、多燥,养肺润燥是关键,饮食多 酸少辛为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安度秋天。 秋季养生原则与“节气”养生的方 法 ? “亚健康”人的秋季养生: 秋季 “亚健康”调理的最佳季节; 秋季应时进行精神调养非常重要。 ? 具体方法有三—— 一是过一段“老年人”式的生活; 二是饮食多样科学化; 三是通过中草药调理一个月 。 以上三点认真做好,就会使身体心气得到恢复, 抵抗力增强,逐渐起出“亚健康”。 秋季养生原则与“节气”养生的方 法 ? 慢性疾病患者如何安度秋天 : 秋天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季节; 慢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发作多以夏末、秋初开始,到 了入冬可达高峰; 对此类人群秋天要重视体育锻炼,注意保暖; 饮食上要禁食寒凉之物,少食辛辣之物及发性物质如羊肉等。 慢性胃炎在秋天也是复发季节,饮食以温、软、淡、素、鲜为 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不要吃过冷、过硬、过辣、 过粘的食物。精神调养对慢性胃病患者也很重要。 冬季养生原则与“节气”养生的方 法 ? 健康人的冬季养生原则: 冬季,是指从立冬之日起到立春之日止; 冬季的主气为寒,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所 以,冬季养生内容很多,但仍以“秋冬养阴”为基本原则; 冬季是万物收藏的季节,健康人的冬季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 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 冬季对应的五脏是肾脏,应“养肾防寒”; 冬季要“敛阴护阳”。 ? 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是尽量早睡晚起。 二是注意背部的保暖。 三是每晚温水洗脚。 冬季养生原则与“节气”养生的方 法 ? 冬季的饮食调养: 饮食调养以“补”为主; 冬季对应是肾脏,五味中肾对应咸味,所以冬季可适量多食咸味 食品; 冬季进补要根据每个人体质强弱,胃肠功能好坏等个体差异而定, 切忌胡乱进补、长期大补、饮食偏补、体质好无需滥补等。 总之,冬季是一年四季最冷的季节,也是最适合进补 的季节“敛阴护阳”,养肾防寒,是养生的关键。还要注意 老年人防寒防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突发。只要养生得 当,就可安然度过严寒冬季。 冬季养生原则与“节气”养生的 方法 ? “亚健康”人的冬季养生: 中医认为冬季是阴气极盛,万物收藏之季。就人体而言,新陈代谢 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 此季节应是一年中适合养生的季节,也是应该休整的日子,但年底 又通常是白领最忙的时节; 冬季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有研究表明,77%的心肌梗塞 患者、54%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寒冷感爱度高而容易发病。可想而知, 此季节对“亚健康”人士是多么重要的季节。 总之,首先精神调养至关重要,而食调理甚为关键。在冬 季要劳逸结合,千万不要再超负荷工作。保证充足睡眠,精神 放松,适当锻炼,饮食合理。别错过冬季是食补的最好时节。 冬季养生原则与“节气”养生的方 法 ? 冬季调养食谱:“当归杞子炖羊肉”: 制法:用当归15克、桂圆10克、枸杞15克、羊肉500克为用料,制法是 羊肉切块,加生姜用开水稍煮,水漂沥干,加入各药,上汤,隔水炖熟, 饮汤吃肉。 功效: 补血益精,养血调经,补肾壮阳: 适用于:“亚健康”中女士血虚头晕、面色苍白、月经不调、量少、腰 膝酸软、防癌防衰老之用。 “银耳炖鸭”: 制法:以银耳30克、鸭500克、盐、酱油、味精、黄酒等适量为用料, 鸭去毛及内脏,洗净放入锅内,再放入泡发好的银耳,倒入适量清水, 臵旺火上烧沸,改文水煮至肉烂时放入盐、酱油、黄酒、味精,稍炖即 成。 功效:有补肾强精、润肠益胃、补气和血、美容嫩肤。 适用于:适用心悸、健忘、血压偏高、血脂异常、腰膝酸软、便秘、厌 食、疲乏无力的“亚健康”人士。 冬季养生原则与“节气”养生的 方法 ? 慢性病患者如何安度冬季 : 当人体受到过度寒冷刺激时,可导致内分泌系统失调,这对于高 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和其它系统疾病是不利的,所以慢性病, 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关节炎、气管炎等疾病的患者,要注意冬 季的养生防病复发。一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如中风、脑溢血、 心肌梗塞等,不仅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死亡率亦很高;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称之为“痹症”。多见于青壮年女性; 气管炎患者对寒冷的刺激也非常敏感,所以冬季是呼吸系统疾病 的高季节。 总之,冬季对有慢性病患者要注意保暖防凉,适量 进补,加强锻炼,就能安度冬季。 谢谢大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王国玮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