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人人聊健康 > 运动养生 > 正文

郑州市中小学试水“运动处方

来源:天天说健康 时间:2018-04-27

  听说过看病的药方,您知道“运动处方”是什么吗?8月12日,记者从郑州市教育局获悉,自2013年起郑州市对6所试点学校实施“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次、差异化教学,进一步提高郑州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下课书包父母背,体育活动难坚持,宅在家里不爱动,天气一冷就感冒……这样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学生体质下滑的现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

  “现在五六年级一个班差不多有1/3的学生都是近视眼,小胖子有十几个。”郑州市农科路小学一名体育老师说。“孩子放学后做完作业,就开始看电视或玩电脑,想让他出去活动活动他说没意思。”谈起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的体质,李女士忍不住叹气。

  郑州市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上,小学生体能现状让老师和家长们大跌眼镜:仰卧起坐只能做3个,200米跑着跑着晕倒了……

  某校高三体考中,半小时内,引体向上项目仅有一名学生拉起16个,3名学生拉起11个,其余多为8个以下甚至零分,而引体向上的满分为25个。

  1985-2010年六次全国大规模的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形态指标保持良好增长趋势,但机能、素质指标下滑,一些健康指标如视力不良、肥胖率持续上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郑州市教育局2013年83项重点工程的“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应运而生。

  据郑州市中小学生“运动处方“实施方案,“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是:“在身体测评的基础上,根据锻炼者身体的需要,按照科学健身的原则,为锻炼者提供量化指导方案,它以生理学为理论依据,以身体练习为基础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提高生命质量为根本目的,具有科学性、灵活性、针对性强,便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等特点。‘运动处方’应用于中小学体育教学,改变传统以‘运动’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方法,确立现代体育科学方法——以‘身体’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方法。其实施步骤为:健康诊断-体力测试-确定锻炼目标-选择运动项目-指定运动处方-实施内外锻炼。”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不仅对个人,而且对家庭、学校、国家都有深远意义。‘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仅是一项课题研究,更是应对当下青少年体质普遍下降问题的一种大胆尝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将对学校和家庭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郑州市教育局局长毛杰说。

  “你耐力有点儿弱,需要加强长跑项目”、“你力气小,再多做些俯卧撑吧”……针对每个孩子的弱项,老师开具了个性化的“运动处方”。项目按学生体质测定情况而定。

  “‘运动处方’的优点是让教学层次更清晰。”郑州十九中初中部体育老师郭永保说,比如上跳绳课,主要锻炼的是学生的协调性和心肺功能,因为此前已经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测评,实验班的学生按照不同的体质状况分为三组。

  “哪些学生心肺耐力不足,在上课前我们就已经掌握了。”郭永保说,这样一来,体育老师就会用更多的时间关注这部分学生,“这方面已经很好的学生,会相应地增加练习的难度和强度。对于基础动作都不对的学生,就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去纠正”。

  如需增加心肺耐力,就增加慢跑、游泳、健身操等有氧运动;需要改善力量,就进行哑铃、机械、俯卧撑、杠铃等练习;长跑发展耐力、跳绳发展身体协调;短跑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活性等各项身体素质……

  “简而言之就是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次,差异化,个性化教学,这和新课改的理念是一致的。”“运动处方”项目主要负责人、郑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站原站长王文科说。

  “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将医学、生理学的理念贯穿‘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的始终,根据健康诊断、体检测试的结果,把学生分为三类:分别是体质弱组、中等组、强组,然后根据不同类别学生的体质特点,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最终达到共同提高我市中小学生体质水平的核心目的。”郑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站副站长杨俊芬说。

  据介绍,“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制订初期,郑州市教育局充分发挥教授工作室的专家引领作用,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调研、文献收集与研究工作、举行各种形式的专家研讨论证会以及派专家远赴上海、南京等华东五市学习交流并实地考察。根据专家意见和外地经验,多次完善修改该实施方案。此举旨在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提高郑州市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效性,实施分层次、差异化教学,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身心发展,促使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健康状况的各项指标呈良性发展,培养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习惯与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

  郑州市中小学“运动处方”的首批试点对象为郑师附小、荥阳三小、郑州十九中、荥阳三中、郑州七中、荥阳实验高中。目前,这六所试点学校,主要是选取了不同的年龄段,即小学三年级、五年级和初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

  郑州市第七中学作为郑州市中小学校“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的示范单位,在高一年级中开展了此项试点。今年5月在该校举办的观摩研讨会上,几位体育教师表示,目前在实施的运动处方体育教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在实验班中按照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情况进行分组,对存在的弱项进行轮换、交替训练,教学中结合羽毛球、篮球等项目开展锻炼。为提高学生兴趣,还加入如游戏、对抗比赛等方法。根据季节特点,进行不同的训练项目,如在天冷时进行耐力训练,暖和时进行力量、速度训练,天热时进行灵活性、平衡性训练,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保证锻炼效果。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选项教学等。

  但是,“运动处方”也存在一些困难,比如:没有可以直接借鉴的经验,采用的方法、方式多是摸索、实验的,效果可能无法达到预期;体育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时间,教学负担加重,工作量加大;未进行实施“运动处方”教学后学生的素质测试,教学效果需要数据支持等。

  郑州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高百中说,虽然“运动处方”在实验中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疑惑,但只要不断探索,积累经验,最终一定能达到设定的目标。要注重基础资料收集,注意积累第一手资料;体育教研组要经常开展讨论、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测定素质数据时要全面考虑,科学设定测试项目,用数据来检验实验效果。

  “‘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可谓是‘破冰前行、摸着石头过河’,前人可供借鉴的经验方法少之又少,但通过一年的摸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毛杰说。

  今年9月,在原有首批6所试点学校的基础上,将扩大试点范围至郑州市直属和荥阳市非毕业班的中小学,以及其他县区各6至8所中小学。③7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天天说健康 copyright owner Wang Yi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