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都市报数字报刊平台
杨如意:饮食以温热、松软食物为主,不吃生冷。少食用咸味食物,防止伤肾。营养方面,以增热能为主。可适当多吃瘦肉、鸡蛋、鱼类、豆类等。顺应冬天寒冷的特点,多吃些温性食物,以补益心脏,增强肾脏功能,如:橘子、羊肝、大头菜、生菜等。
冬天,人体的阳气收敛,气血也开始闭藏,为了明年春天的生发,冬天需要好好准备。应该防哪些病?进补要看体质?青海的冬天需要除湿?……本报邀请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杨如意,为大家一一解答。
杨如意:冬天需要预防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有基础病和慢性病的人,更要防范。
首先是呼吸系统疾病,其中感冒和鼻炎患者居多。9月份以后,感冒的人就开始增多,这和气候变化、老年人的免疫力低下有关。如果不及时治疗,加上青海的高原地区缺氧,就会引起感染,进展为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等。本身患有慢支、肺气肿和肺心病的人群,疾病会复发。另外,干燥的气候和空气中粉尘让鼻炎、鼻窦炎患者也多起来。所以,中老年人要加强自身免疫力的提高,适当锻炼,及时添加衣物,暖气房里保湿,通风换气。
其次是消化系统疾病。冬天,人体受到冷刺激后,血液中有一种叫组织胺的物质增多,然后各种分泌物变得旺盛,胃酸也不例外。胃酸多了会刺激胃黏膜,加上冷空气或饮食寒凉以后,引发急性胃肠痉挛,所以胃病患者很多。患有慢性胃病、胃溃疡等疾病的人,病情可能进一步加重。此时需注意饮食,少食多餐,不暴饮暴食。少吃辛辣、刺激和寒凉,多吃温软、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烟酒的刺激。另外,腹部保暖也是保障胃肠道的有力措施。运动是产生阳气的好办法,冬天适当动一动,气血调和,全身暖乎乎的,胃肠道的循环会得到改善,慢性病的发生也会减少。
最后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比较常见的有高血压、冠心病和脑梗塞等。高血压患者在冬天要特别留心,要是血压不稳定,很容易中风。寒流到来的时候,人体全身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外周血液少了,心脏加大往外泵血的功能,这时候,心脏的负担加重,血压升高。另一方面,室内暖气让人燥热,产生焦虑,继而引起肝气郁结,肝阳上亢,血压升高。因此,控制血压和情绪很重要。饮食限盐、肥甘厚腻的食物少吃,耐寒能力要提高,中老年人保持大便通畅,对预防血压升高有一定的作用。另外还要注意冠心病和脑梗塞的发生。
杨如意:青海的冬天气候干燥、寒冷,白天和夜晚温差较大,室内放暖气,室外气温低,人体一旦不能适应这种温度,很容易出现呼吸道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三类疾病,尤其是中老年人和小孩,老年人的脏器功能减退,小孩的脏器功能弱,适应性本来就差一些,若不注意,更易发病。
杨如意:中医认为,秋冬寒冷宜养阴。冬天是进补的好时段,但不能随意乱补,要根据自己的体质调养,不是所有人都要吃人参、阿胶或吃一些大补的食材。门诊上,经常有人说家里的人参放了好几年,可以随便吃吗?人参是补气血的药材,一定要分清个人体质再吃,不是人人都能吃。人参的种类分好多种,老百姓知道的有生晒参、红参、西洋参等。人参和红参的药性温燥,对于阳气不足、怕冷的患者更好。西洋参偏寒、偏润,对于阴液不足、气阴两虚的患者更好。
由于青海的冬天干冷,应该以润补为主。比如阳气不足、脾胃虚弱、体质虚的人群,除了食用人参外,还可以选用食疗的药物,如桂圆、小米、红枣、莲子一起熬粥。冬天手脚发凉的人群,可选用温性的食物调补,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炖羊肉时,还可以加入草果、陈皮、枸杞,起到温经散寒、醒脾开胃的功效。还有吃阿胶也要当心。阿胶是养血、滋阴的药物,血虚的人适合。不过,它的质地比较重,滋腻,脾胃虚的患者耐受不了。当一个人既血虚又脾胃虚时,吃阿胶要加健脾和胃的中药。
杨如意:中医认为,秋冬交替,阴阳转换,是最容易发病的时候。这时候,感冒最多见,抵抗力差的老年人、小孩遇到冷空气,冷风一吹,就会患上感冒。一般感冒的症状有头痛、发热、鼻塞、流鼻涕等。只要不引起感染如鼻炎、肺炎,多休息、多饮水、吃点儿感冒药即可。遇上流行性感冒,很多人出现高烧,症状比较重,体温达到39℃,肌肉产生剧烈的酸痛,怕冷,青海地区多伴咽痛、干咳。特别是年老体弱、小孩、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这时候更应该注意防护。中医上对付流感的方法很多,比如中药煎煮以后,让它散发气味,进行熏蒸,起到预防的作用。另外,流感之前,也可以釆用中药的小方子,条件允许的话,在天气干燥的时候,将板蓝根、大青叶,加点儿芦根、竹叶一起熬煮服用,具有清润、预防病毒感染的作用。需要提醒的是,脾胃虚寒的人群要配其他中药。
杨如意:中医上说的“湿”和老百姓说的天气的“湿”是两回事。南方气候潮湿,全身闷闷的,不舒服,又困又乏,属于外湿。还有一种湿气是内湿,也就是体内产生的湿气。人每天吃五谷杂粮、果蔬,这些食物要经过脾胃运化,运化功能正常时,食物化成水谷精微,变成气血,营养我们的全身。运化失调时,食物变不成气血,就会生成湿。有的人大便不成形、油乎乎的,还粘马桶,觉得肚子胀,全身不舒服等,这都是湿的表现。
原来青海的湿重的人不多,近几年,门诊上,内湿的人越来越多,冬天亦是。这是由于日常饮食失调造成的,症状为舌苔厚腻,全身困重,疲乏无力等。肥人多痰湿,需要从饮食上调理。比如祛湿茶,用广藿香、佩兰、竹叶、连翘、芦根等中药泡茶。湿气特别重,可以将薏米、薏仁、白扁豆、小米、茯苓、赤小豆等熬粥,有健脾化湿的功效。中年人应酬多,经常饮酒、大鱼大肉,体内痰湿多发。另外,常吃冷食的人也易内湿。
杨如意:冬天草木凋零,万物蛰伏,寒气袭人,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处于冬眠状态。中医提倡与自然相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以“闭藏”的方式过冬,身体储备足够的能量,来年春天会更好的生发。所谓“藏”,是指闭藏精气,隐藏阳气,不让它外泄,以使阴阳相对平衡。过多熬夜、剧烈运动都不利于精气的收藏。冬藏运动不能过多,但不表示不动,适当运动,身体微微出汗能固护阳气。
杨如意:青海的冬天,鼻炎患者很多。鼻炎的特点是反复发作,气温低、天气转冷、抵抗力弱的人就很容易感冒,一遇感冒易诱发鼻炎。比如过敏性鼻炎,早起叠被子或碰到冷空气,就打喷嚏、流鼻涕。这时候要找诱因,粉尘过敏、花粉过敏、海鲜过敏的人,需要避免过敏原。
另外,鼻窦炎的患者也不少。上颌窦发炎,鼻窦分泌物排不出去,发生反复感染。鼻腔的炎症越严重,分泌物越多,形成恶性循环,十分痛苦。流黄鼻涕、前额疼痛是鼻窦炎的主要症状,需增加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清洗鼻腔,促进鼻窦分泌物的排出。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